清末民初,描述义和团的诗词数不胜数,繁多的诗词文本可分为三类,即叙事诗、讽刺诗和抒情诗。①文本中虽有对义和团略表同情之作②,但大部分都是站在反对义和团的立场,“盗贼”“乱民”“暴徒”这样的字眼常被用来形容义和团。义和团民众被比喻为“狐鼠”,被指为“联群狐鼠声同和”③,“纵横城社骄狐鼠”④;或被形容为“虎狼”,喻指义和团的残暴,说“虎狼一过伤心地”⑤。文本中,义和团事件被描述为“荒唐说部演封神”⑥,时人将义和团视为封神榜的再次表演。同时这一历史事件被比喻为“儿戏”,人们戏谑“战争真儿戏,军由小子行”⑦,嘲讽“六国不知是儿戏,旌旗拂天炮震地”⑧。义和团事件的爆发,勾起了文本作者对历史的回忆,黄巾起义等中国历史上爆发过的农民起义被拿来与义和团相对比,故而诗人慨叹“明明狂寇似黄巾”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诗词文本中,传统的“夷夏”观念仍然浸透其间,“民族利益的意向被传统的文化认同严密地包裹着,并没有凸显为时代性价值”①。在有关义和团的诗词文中本,举以下例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