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荣辱》篇。儒家通三统之说。所以欲封二王之后以大国,以此。参看下编第七章第二节。观此,可知胡君谓古代王官,定无学术可言之误。胡君又谓诸子之学,果与王官并世,亦必不为所容,而为所焚阬。引欧洲中世教会,焚杀哲人,禁毁科学、哲学之书为证,不知中西史事,异者多矣。欧洲中世教会之昏暴,安见我国古代,必与相符。况欧洲摧残异学者为教会,班志所称为王官,其事渺不相涉邪?古代明堂辟雍,合居一处。所谓大学,实为宗教之府。读下篇附录一可见。故以古代学校,拟欧洲中世之教会,犹有相似之处,若他官则渺不相涉矣。然古代学校,固亦无焚杀哲人、禁毁异学之事。史事非刻板者,虽大致可相印证,固不能事事相符也。
【6】 古小说家言,出于平民,平民之所成就者,盖此于是。参看下编第十六章。
【7】 句绝。
【8】 同上。
【9】 参看下编第十七章。
第五章 研究先秦诸子之法
先秦诸子之学,近数十年来,研究者大盛。盖以民气发舒,统于一尊之见渐破,而瀛海大通,远西学术输入,诸子之书,又多足互相印证也。诸子之书,皆去今久远,非经校勘注释不能明。昔时留意于此者少。清代考证学盛,始焉借子以证经,继乃离经而治子。校勘训释,日益明备。自得西学相印证,义理之焕然复明者尤多。【1】治此学于今日,盖远非昔时之比矣。然今治诸子之学者,亦有所蔽,不可不知。予昔有《论读子之法》一篇,今特节录其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