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三杨”进入仕途的时间十分接近,并且三人都在翰林院任职,年龄相仿加上志同道合,使得三人有所接触,并结下了友谊。但要指出的一点是,杨士奇虽然也在翰林院任职,但是与杨荣和杨溥不同,其在当时担任的官职并不是翰林编修,而是“吴王府审理副”(其职责为“佐审理正掌推按刑狱之事”,也就是各地藩王封国内掌管刑罚的二把手,一把手则是审理正)兼“实录纂修官”,直到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杨士奇才改任为翰林编修。不过,“三杨”虽然在建文初年便进入了中央政坛,但是终建文一朝,“三杨”却并没有受到重视,处于一个边缘地位,估计都没怎么见过建文帝。
也正因此,想让他们对建文帝保持忠心乃至于在建文帝兵败失国之时宁死不屈或者以身殉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三杨”在朱棣打入南京之时就直接投靠了朱棣,这也成了他们三人在政治上崭露头角的开端。由于当时的朱棣正想要招揽人才,打开初入南京的政局,“三杨”的投奔无疑是很好的宣传,于是在投靠朱棣之后他们便迅速摆脱了当年在建文一朝的边缘地位,官职也直线上升,其中杨士奇、杨荣二人被朱棣选入内阁,负责处理一些机要事务,杨溥则担任“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朱高炽工作。
2.在永乐大帝手下办事可不是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