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人为其建院落,看来苗人已经被其“去其心不正”。王阳明给这座院落的书房取名“何陋轩”,客厅取名为“宾阳堂”,凉亭取名为“君子亭”。因为院落建立在龙场的山冈上,因此取名“龙冈书院”。他决定用这座院落讲学,教化民众。
6.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一个人的成功之路,似乎是上天早已注定的一样。历经坎坷,兜兜转转,在王阳明三十七岁的时候,来到了龙场这个荒凉之地。龙场,这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地方,竟然成了王阳明一生的转折点。
在这里,王阳明经常会想:圣人处在这样的境地,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感悟呢?如果孔子没有多年周游列国的悲惨经历,他会产生那么多的感悟吗?对于“格物致知”,王阳明始终没用彻底弄明白,还记的他当年“格竹子”,就是为了弄懂“格物致知”到底是怎么回事。当时对“格物致知”有了一定的认识,达到还没有达到彻底明白的地步。
任何感悟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就不会有茅塞顿开的一天,就不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有一天,他正睡觉的时候,忽然梦到了“格物致知”的奥秘,兴奋地一跃而起,大声说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可能就是日有所,夜有所梦的结果。他一下子明白了,所谓的圣人之道,只需向自己内心深处去挖掘和寻找即可。